西藏青年国际旅行社欢迎您到西藏旅游!
西藏青年国际旅行社
客服电话:0891-6330891
联系手机:139 8998 8995 (7天*12小时咨询电话)
夏鲁寺
时间: 2008-05-20 来源: 西藏旅游网 作者: 本站编辑 字体 [ ]

  夏鲁寺位于日喀则市东南约20公里处,属加措区夏鲁乡,海拔4000米。在环绕寺庙的村庄入口附近,十多棵枝干异常粗壮、形态怪诞的柳树向来人提示着这是一块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土地。夏鲁,藏语意为“新生嫩叶”。

夏鲁寺
 

  夏鲁寺始建于宋代,由喇嘛吉尊西绕琼乃创建并在此传播佛经,从此寺庙的香火便开始兴旺起来。该寺在布顿·仁钦珠大喇嘛的主持下于1333年进行大规模重建与扩建的。有许多从内地来的汉族工匠参加了这一工程,因此整个建筑为藏式殿堂、汉式殿顶,这使夏鲁寺明显地有别于其它喇嘛寺。寺内主要建筑为夏鲁拉康(大殿)和卡瓦、康清、热巴、安宗四个拉仓(经院)。拉康内供有木制及泥塑佛像,一层是藏式内院大经堂,二层为四座汉式殿堂,分别为前殿、正殿和左右配殿,皆为重檐歇山绿色琉璃顶。这是目前西藏唯一的一座保留了元代汉族风格的汉藏结构寺庙,其显著特点就在于它是绿色琉璃瓦覆盖的汉式结构屋顶。这种元代风格的建筑在目前中国其它地区也是极少见的。

  夏鲁寺内藏有丰富精美的壁画、石板雕刻画和八思巴的文告等文献多件。壁画主要集中在大殿周围的回廊两壁上,内容以佛经故事为主,采取分格形式,每个大方格子内绘有不同的场面,在大方格下面的长方格内是用古藏文写的图画内容。壁画中的人物、动物和植物古朴生动,富有生活气息。这些壁画既吸取了印  度、尼泊尔传统壁画的笔法,又有宋代、元代与敦煌壁画的风格。

  夏鲁寺的一些浅雕石板画也相当精彩,内容有佛像、飞天等。在各个殿堂的主供佛像周围,经常可以发现一些被信徒们奉献的纸币所覆盖的极精美的小菩萨、活佛、法师等塑像,虽然无法了解它们的年代与作 者,但其表现出的魅力是使人难以忘怀的。    

  此外庙内还藏有四宝:一是由小木板镶嵌而成的拼经板,约二尺见方,共有一百零八块。来此朝佛的人皆以能得到一张拼经板的拓片为幸。第二件宝物是大殿内的一个铜坛,坛内装圣水,平日用红布封口并加封条,每十二年开封换水一次,若得一杯圣水,即可洗净一百零八种污垢。第三宝是大殿门口放的一块盆状巨石,据说曾是建寺喇嘛的洗脸盆,并传说此盆在雨天接满雨水后,雨水无法倒出来。第四件宝贝是一块刻有六字真言和四个小塔的石板,传说是在建寺破土时发现的,因此成了本寺的根基。这四件宝物是夏鲁寺的镇寺之宝,世代相传至今。    

  夏鲁寺是西藏佛教后弘期初期所建古老寺院,位于日喀则市东南20公里处的春堆区。

  春堆,藏语意为商市。相传年楚河流域曾设立过三大商市。夏鲁寺的创建者为西绕琼乃。据史书记载,当初,藏王赤德微松(朗达玛之子)与其妃生有一子,名叫贝考赞。贝考赞的长妃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吉德玛尼裹,后到古格、普兰、亚蔡等地当了领主;次妃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赤扎西则巴贝,后也到了阿里贡塘地方当了领主。他的儿子有五个,后占据了年楚河流域,将年楚河流域分割统治。由此可考证得出西绕琼乃是吐蕃赞普的后裔。西绕琼乃的祖父精通佛学,翻译过《八千颂》等佛经,父亲赤桑拉金是热巴巾的内务大臣,是热巴巾发展佛教的得力助手。西绕琼乃早年跟随洛顿·多吉旺秋,他修建了年麦坚贡寺,建立了僧伽。他的亲传弟子杰尊·西绕琼乃欲在春堆地方建寺,请求师父指地。多吉旺秋把手杖当箭射出去,箭落之地便为寺址。当时,"箭"正好落在庄稼刚长出来的青稞地里。西绕琼乃便遵照师训,在此地建寺,故称做"夏鲁寺"。

  夏鲁寺的兴盛与夏鲁万户长和萨迦王朝关系密切。元朝统一西藏后,界家族的后代吉彩成了萨迦王朝13个万户中的夏鲁万户长。最初是萨迦王朝八思巴的弟弟众生怙主恰那多吉娶了夏鲁家的女儿玛久坎卓本,生了达尼钦波达玛巴拉合吉塔。当时由夏鲁万户承担,作为外甥达玛巴拉的住处,在萨迦修建了辛康拉卓和夏鲁康萨,对达玛巴拉精心照顾服侍。从达玛巴拉开始,萨迦的法主喇嘛兄弟、喇钦贡噶坚赞父子等直到后来的五代之中与夏鲁家是甥舅关系,十分亲密,夏鲁万户比起其他地方首领来,与萨迦的关系更为深远。夏鲁寺也由此而声名显赫,在后藏宗教史上独树一帜。后来,达玛巴拉合吉塔到朝廷朝见忽必烈皇帝时,向皇帝奏请说:"在吐蕃乌思藏,有我的舅舅夏鲁万户家,请下诏褒封。"皇帝说:"既是上师的舅舅,也就与我舅舅一般,应当特别照应。"赐给夏鲁家世代掌管万户的诏书,并且作为对待皇帝施主与上师舅家的礼遇,赐给了金银制成的三尊佛象,以及修建寺院房舍用的黄金百锭、白银五百锭为主的大量布施。由于有了这些助缘,修建了被称为夏鲁金殿的佛殿以及大小屋顶殿,许多珍奇的佛像,后来还修建了围墙。在这期间,还迎请了自在观世音菩萨像,修建了神变门楼及各个山间静修洞窟。

  公元1329年,春堆地震,夏鲁寺遭毁。元朝皇帝赐给大量财物,命夏鲁万户长重整夏鲁寺。为了尽快恢复夏鲁寺,夏鲁万户长吉彩从内地请来许多汉族工匠,和当地藏族工匠合作重新建成夏鲁寺现在这个规模。据说在夏鲁大殿的墙壁上,曾画着一幅汉藏工匠一起修建夏鲁寺的壁画,因年久失修,已无法查证了。然而,能供给我们查证的历史痕迹仍然不少。在夏鲁寺主殿殿顶,铺盖的琉璃瓦、瓷雕、方砖,使人一眼便能看出是内地产品,如果把偏殿仿造内地瓦烧铸而成的产品进行一番比较,能让人一眼看出仿制的痕迹。在夏鲁大殿的风铃上,刻有清晰的汉字。这些事实,足以证明夏鲁寺是汉藏艺术的统一。

  夏鲁寺的主体建筑是夏鲁大殿,也即“夏鲁拉康”。其建筑十分特殊。殿顶高脊斗拱,琉璃瓦槽,翘着飞檐,如翼如飞。檐下是叠木雕刻,没有铁件联结,造型结构全是仿照内地建寺的风格。醒目的红墙,坯石垒砌,殿堂紧连,又体现了西藏建寺的特点。该寺的建筑,是藏汉民族建筑艺术组合的结晶。除此而外,寺里有四个扎仑,即卡瓦扎仓,热巴结扎仓,安宁扎仓。目前保存的仅是大殿部分,其余扎仓已被村落民居所占据。夏鲁大殿座西朝东,两层,底层主殿为集会大殿,面积1500平方米左右,供有释迦牟尼和八大弟子塑像,两则各有一经堂,供奉着《甘珠尔》和《丹珠尔》经卷。大殿二层完全是汉式四合院的布局,设有正殿、配殿和前殿,轴线分明,左右对称。四个殿堂均设有琉璃歇山顶和飞檐翘角,檐下斗拱,样式古朴,图案多样,有飞天、仕女、狮虎及花卉,栩栩如生。正殿有释迦牟尼像和布顿大师的塑像,还有各种大小不同的铜质噶当塔。

  主殿和偏殿内,古老的壁画修缮一新。壁画内容丰富,画工精美,画面故事生动,渲染强烈,颇有元代壁画风格。在此仅举一例,夏鲁寺的菩萨画像,别于其它寺庙。在艺术风格上,较多地吸收了内地作风,显得纯朴生动,也掺杂了尼泊尔、印度作风,显得活泼婀娜;更多的则是后藏画风,显得典雅庄重。从意大利图齐编撰的《西藏画卷》可知,西藏佛教前弘斯的菩萨,皆唇厚、鼻隆、眉长、体丰,挺然,似有大丈夫之相。西藏佛教后弘期的菩萨画像,皆笔工、端严、柔弱,似有女子之貌。夏鲁寺的菩萨画像,熔揉西藏佛教前弘期和后弘期菩萨画像于一炉,画出的菩萨服饰华美,首戴天冠,身披缨络,手贯环钏、肩披长巾,半男半女。另外,夏鲁寺收藏的文物也不少,除法器、供器、贝叶经等外,还有八张八思巴的文告。这些文告都是当年萨迦法王在接受元朝皇帝敕书以后,转发给西藏各地诸王的命令或通知,极为珍贵。

  夏鲁寺珍藏着几件稀世珍宝,也为这座古寺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大殿门口,摆着一块盆形巨石。据说天下雨时,水滴满石盆,却不会流出来。这块石盆原来是建寺活佛西绕琼乃的洗脸盆,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也曾用石盆洗过脸。殿前,有一块石板,石板前面为白色,后面为黑色,板上刻有“唵嘛呢叭咪吽”六字大明,边上刻有四个玲珑小塔。塔正中,有一铜坛,坛为黄铜铸造,上面用红布封口,封条紧匝,传说坛内盛的是世界上最洁净的水,十二年才能换一次水,换水时方能开封,开后坛中的水一点也不会少。使用坛中“圣水”,能治愈108种疾病,能洗净108种污垢。

  夏鲁寺大殿佛龛下有一块二尺见方的拼经板,板中有108个字,可以看清这块经板是由一块块小木板拼成的,这块拼经板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传说它千年不坏能用不能拆,拆开便再不能合体。这块拼经板是由布顿大师制造出来的。

  布顿生于公元1290年。卒于公元1364年。他一生写了不少关于佛学和历史的著作。他的全著有36函,共200多种书。在夏鲁寺,有两件关于他的最著名的事迹记载。一件是他曾在夏鲁寺编纂藏文大藏经《丹珠尔》的目录,后来的《丹珠尔》版本,基本上都是根据他编订的秩序刻印的。另一件是他在1322年曾写了一部佛教史,通常称为《布顿佛教史》,这部书有一半的篇幅是记述佛教传播的历史,还有一半编幅是记述佛教发展情况的。布顿早年学习过噶举派的教法,后又学习过噶当、萨迦等派的教法。在他成名以后,创立了夏鲁派。夏鲁派有不学有成就的弟子,其中有几位还曾当过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老师。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曾邀请布顿到北京去讲经,可布顿没有奉诏进京。

  夏鲁寺的历史是悠久的,夏鲁寺的文化是灿烂的。它的建筑,熔铸着藏汉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仍放射着绚丽的光华,愿它的历史为世人所皆知。

  据说当年吉尊西饶琼乃在选建该寺地基时曾请教他师父,师父对他说:“我把手杖当箭射出去,手杖落地之处全是你建寺的地址。”师父的这支箭正好落在新生的嫩叶上,因此夏鲁寺的意思就是“新生嫩叶”。

  1320年,夏鲁万户长邀请西藏著名的佛学家布顿·仁钦珠(1290-1364)主持寺务。由于仁钦珠对西藏佛教研究很深,是西藏大藏经《丹珠尔》的编纂人,一生著有200多种佛学书籍,是自萨班以后,宗喀巴以前,西藏最伟大的一位佛教学者,故此各地僧徒慕名而来听他讲经说法,最多时达3800多人,从而形成一个宗教派系——夏鲁派,或叫布顿派。1329年,夏鲁寺毁于一次大地震。1333年,在元朝皇帝的大力资助下,布顿大兴土木,对原寺加以扩建维修,元朝皇帝给予大量资助,并派去了汉族工匠。重建了现在这一规模的寺院。因此这座建筑具有浓郁的元代风格,而寺院的墙体和庭院,又都是传统的西藏风格,属于典型的汉藏全璧的建筑。